胡歌饰演的吴迪,这个曾经的职场新星,在感情和工作上都遭遇了重重挫折,失落中回到了他的故乡。他的突然归来,让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掀起了波澜。他不仅要重新面对与家人亲密相处的尴尬,还要面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在现实的压力下,他屡屡碰壁。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高中同学冯柳柳(高圆圆饰)。这个意外相遇,让他的生活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冯柳柳的出现,让吴迪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他开始尝试新的工作机会,也重新接触了曾经疏远的家人。他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接受自己的失败,也学会了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他不再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面对它。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找到了新的方向。吴迪和冯柳柳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友情和互相支持,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一起成长,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吴迪也学会了珍惜家人和身边的人。他明白了,只有真正面对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不再是一个脆弱的青年,而是一个勇敢面对生活的战士。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补充《走走停停》里的一些小彩蛋(包括文本和影像),和大家分享一下(有些大家已经发现了):
1. 片头开场第一个画面,导演借鉴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画作。如下图所示:
2. 吴父上阳台发现其他人的视角,导演借鉴了黑泽明的电影《红胡子》中的构图。如下图所示:
3. 胡歌饰演的吴迪所穿的衣服暗藏了一些造型设计唐宁老师的巧思。如下图,吴迪的衣服上写的HUGE , 而HUGE拆开就是Hu Ge,Huge也是胡歌以前的英文名。
片中,吴双的服装也很有特色,除了剧情需要的地方,其它每一件服装上的字也都暗藏了她的处世态度。而吴母经常穿的是吴迪不穿的旧衣服,如《低俗小说》的印花T恤。
4. 吴迪的名字为Woody,致敬了Woody Allen,吴迪的床旁边也有Woody Allen的电影海报。除了Woody Allen的电影海报,其实还有Billy Wilder的电影报。Billy Wilder的《热情如火》里有句台词是“Nobody is perfect”,哈哈,不过海报贴的是《双重赔偿》。
6. 片中,吴母和李远在演戏时聊到古尔德弹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巴赫),而影片中有几段配乐用的就是《哥德堡变奏曲》,有心的观众可以找一下。
7. 片中,吴母谈到艺术团里只有自己才听得懂爵士乐,而影片中也用了不少的爵士乐配乐。包括前面提到的《哥德堡变奏曲》在蒙太奇的一个段落中也有一个爵士的演绎版本。(后面有时间可以再聊聊本片的音乐)
8. 片中,吴迪刚回到家的吃饭戏,要求要多吃,而胡歌不自觉地在饭里舀了很多勺汤,当时他刚从《繁花》剧组过来,可能养成了吃泡饭的习惯。
9. 片中扮演普通话“很地道”的女面试官是吕艳婷老师,她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儿童哪吒的配音演员。
10. 吴迪拍纪录片时摆上茶几的是一堆哲学书,其中有邓晓芒的《灵之舞》以及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吴迪引用的“人不应该为了生活而毁掉生活的目的”其实就来自叔本华。而《灵之舞》则谈论的是中西人格的表演性。
11. 影片采用了三种画幅,分别对应的是2.39:1的现实时空,16:9的纪录片画面,以及4:3的黑白电影戏中戏。其中戏中戏为了致敬胶片电影年代,音效上也加了胶片放映机放映的底噪。本片在拍摄现场的摄影机浓度非常高:有拍戏中戏《似是故人来》的机器,有拍纪录片《回故乡的人》的机器,有拍影片《走走停停》的机器,还有拍Making of的机器,而且是挤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
12. 吴父和管友用电吹管吹奏的是《杜鹃圆舞曲》,而李远手机放的跳舞音乐也是《杜鹃圆舞曲》。
13. 吴家的小屋其实是分开在两个地方拍摄的,成都搭的棚景和内江搭的实景,内江天台的实景主要拍摄阳台的戏份,和阳台相连的吴迪吴双的卧室和饭厅都一比一复制了成都棚里的置景,不知道有没有观众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微小差异。
14. 外景拍摄地内江现在还没有地铁和轻轨,但是,吴双有一句台词“我待会儿把你放到地铁站哈”,于是视效老师做了一条轻轨出来。
还有一些,一时写得不那么全,欢迎大家补充。
提醒:片尾最后有两个彩蛋,不要错过哈。
P.S. 关于影片的音乐在豆瓣另一篇文章《也谈 走走停停 的音乐》有聊到。